本人非常反对背英语课文,本人的高考英语分数是145分,但是从来没有背过一篇高中英语的课文。甚至读完一本英语课本,我就会把这本课本直接丢掉,不再去看了。但是这不代表我没有吃透课本,我把高中课本吃的比谁都更透。背课文虽然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个方法,但是,如果通过背课文就能够考出高分的学生,如果用更好的方法去学习,就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获得高分。因为他们的记忆力普遍比较好。而对于那些记忆力有问题的同学,花一个学期的时间也不见得能够背下10篇课文。而大把大把的时间就浪费掉了,到了考试的时候仍然是一头雾水。我在高中对待课文的方式,是把课文中涉及到的对我有用的考点和知识点整理出来,在自己的笔记上面。之后我就不需要再去读这一篇文章了,我只要把自己整理出来的考点背下来就可以了。对待任何一篇文章,我的态度都是这样,把这篇文章的考点认认真真的整理出来,然后加以记忆。做到该认的时候会认,该写的时候会写。当然只从文章中学习和整理,考点是不够的,高中英语3500词,只要在牛津英汉双解高阶词典上面,有任何的考点都可能成为高考考试的考点。这些内容都要整理出来。我高中就是通过这个方法,整理出了1.5万个考点,通过认真的记忆这1.5万个考点,才达到了高考时候的145分,想要在高考的时候,确保能够达到145分以上的高分,背考点是最直接的一个方法。后来我作为《高中英语1.5万考点》的作者,经过对高考考点的统计以及用户的反馈。也得出高考可以考的考点,确实也就是这1.5万个左右。我的整理思路 1 课后单词所有在牛津中有涉及到固定用法的内容全部整理出来 2 错题猜题课堂提到的考点整理出来,老师说的考点务必在牛津查一遍,因为必然有很多错误 3 平时阅读时遇到的考点内容加以整理 4 整理可以词组化的语法点如介词冠词分词动词,以及口诀化从句相关语法。牛津英汉双解词典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工具书,不但高中会用到,以后上大学考研考博都会用到。高考出题人在出英语卷子的时候,也是以牛津英汉双解高阶词典作为一个标准的。所以我整理的时候,也把这本书作为整理的依据。我在上大学的时候,大学的老师参加过高考英语卷子的出卷。他告诉我,他们确实也是用了这本书作为出卷的依据。所以大家在用整理和记忆考点的方法的时候,也要以这本作为参考。不要用其他不明确的版本的词典。否则会造成记忆上的混乱。背课文这种方法是适合于记忆力比较好的同学,在掌握好基础的单词和短语的基础上,背诵一些经典的外国人说的那些有名的句子,可以提高自己的一个文学格调。高中课本的那些文章既没有格调也不出名,就算你背下来,日后在外国人面前朗朗上口的读出一两句,老外也会一头雾水。所以背课文更适合在大学学习外语文学的那些英语专业的学生。背一些有名的莎士比亚的句子,被一些外国人几乎都会背的名言名句。对于整个外语的格调都会有很大的提升。背课文绝对不是高中英语提分的良好方法,或者说有效率的方法。对于英语分数在120分以下的同学,背课文很多时候是浪费时间的。高中英语阅读题的逻辑难度,只有大概小学语文五年级的难度,能上高中的同学在逻辑思维上都不会不理解这些内容。唯一造成理解困难的原因就是,单词和词组短语类的考点掌握的不好,影响了理解。背课文就好像你在汉字还不会写,组词还不会的情况下,就去学习背课文。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本末倒置的。对于120~140分这个分数段的同学,背课文都不能算是很好的方法。因为从120提到140分,这个过程中,平均背被500个冷门的考点才能够提高1分。对于时间就是分数的高中来说,应该把时间花在刀刃上。如果要背课文,那也是各科140分以上的同学。闲着没事干的时候背一下。当然了,相信这种天才的学生也不需要去背课文,他们是可能会去看莎士比亚,去背一些莎士比亚的经典句子,或者是马克吐温的经典句子的。有一些高中英语老师执迷于让学生背课文,却没有找到简单高效的提分方式,着实是一件可惜的事情。那些教学水平在班级平均分能达到115分以上的老师,基本上是不会执迷于让学生去背课文的。只要方法用对能考上高中的同学,至少都能够把他们带到115分以上。而不是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以及自己的教学时间,纠结于他们背不背课文上。本人的记忆力属于非常不好的类型,背100个单词大概要8个小时,背一篇课文可能要三四天。初中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的记忆力有这个弱点,所以我从来不会花时间背课文。我掌握了更好的方法,所以即使我的记忆力比一般的人差,最后我考的分数也比任何人都好。
其他网友观点英语分数的提升特别依赖于“听说读写”。把教科书上的课文全部背下来对提高分数肯定是有帮助的,但是也不应仅限于此。1.读。课文是最基本的学习材料,也是考试和我们建立自己英语体系构架的最重要的参照。朗读课文是很有必要的。每天早晨可以大声的去读读课文。能很好的培养英语的语感。除了读英语课文,还应该适当的读一读英语杂志,英文报纸。读的过程中,你有可能会碰到高考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话题呢。2.听。听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文章的大意要能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的,这也是高考的要求。听力材料的选择也是一样的。首先还是立足于课本。当然可以适当的听听英语广播,英文歌,对提高听力也是很有帮助的。如果平时在听的过程中能够随手写下听力材料中的句子,那就更好了。3.背。对于英语学习,背诵是个特别特别重要的学习方法,不管是单词,语法还是课文,文章都需要背诵。但是英语学习只背诵课文句子和课文,还是不够的。想提高英语成绩,你还应该背一背试题和试卷。尤其是试卷中错过的题,把它背下来。一周背一篇完型,你的英语提升肯定很快。我是禾页老师,欢迎您的关注!
其他网友观点一定能!我同桌高考时英语只丢了三分,在我们那个闭塞的学校简直是奇迹!她为什么能拿到这么高的分数?这个是有秘决的噢。我们的学校是封闭式的学校,老师把时间都卡得很紧,连晚自习都排得满满的,除了做完作业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。她为了背课文常把英语作业丢在一边。因为英语作业没写完,她不止一次地被老师批评,但是每次的英语考试她都能拿个极高的分数。英语老师认为她英语好是天生的。只有我知道她是在用最笨的方式创造出的奇迹。笨吗?反正我当时就认为只有笨孩子才老老实实地一点点背课文。有着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的优势,我问英语题都找她,但她说:“这个选……”答案是对的,但我是不懂的;她一遍遍地给我读题,我一直木在那儿满脑空白。这就是背和不背的差异——有语感的孩子做题都轻松而准确。背课文对现行的考试有很大好处:选择基本上源于课本;完形也从课文中的词汇变化和短语;通过对背课文又提高了阅读能力;作文的句式变化也可从课文中来……背课文对提高分数不容置疑,但是随着考试的改革对听说能力权重的增加,我们也要在听说能力提高上下些功夫才行。
其他网友观点肯定能,其实没必要,学英语要听,说,读写综合练习,通过阅读,理解,提高成绩,用背课文也是可行的,那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精力,有些事倍功半。
其他网友观点谢邀。根据我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辅导经验,熟背包括课文在内的英文材料是很有用的。当然,有很多朋友说背诵没用处,这个争议的焦点在于“怎么背”。我们回忆一下,英语老师布置的背诵任务时,一般选择一两段“含金量”比较高的。之所以说“含金量”高,是因为包含了比较多的重点词汇、语法和句型,读熟背诵能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。在检查背诵时,只要能流利地背出,就过关了;甚至结结巴巴地背完也被认为“背过了”。于是,师生都很满意,都感觉“掌握”了,至于第二天是不是忘记了,没印象了,也没人去深究,毕竟还要进行新课嘛。如果是这种类型的“背诵”,主要是考查短期记忆,而且主要是为了熟悉知识点。而真正考试中所考查的是对知识点的长期记忆,以及将“知识”转化为“能力”的能力。因此,这种“背诵”是没有多少实际效果的,顶多是辅助知识点的记忆。我所说的课文的“背诵”和《新概念英语》的“背诵”有相似之处,是在学习课文中的知识点之后,将课文听熟、读熟、背诵,在“听读背”中循环出现和记忆知识点(包括词汇、语法和句型等),并且在语境中熟练掌握。“听读背”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是“背熟”,而且是反复背。通过耳、眼、口、脑的协同训练,加深了记忆(长期记忆),训练了听力和口语。其实我们的教材(无论哪一版本)所选的课文,不仅是知识点的载体,更多的是力争涵盖所有常见的话题和题材,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、思想性和整体性,在这一点上,要不亚于已经“神化”的《新概念英语》。反复背诵并熟练掌握之后,你会发现无论做哪一道单选题或完形填空,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相似的例句;无论作文中需要的哪一句话,哪一种结构,在课文中都有先例;无论听力中哪一个话题,哪一句话,在课文中都会涉及到;无论哪一篇阅读理解,都会和某一篇课文在结构、主旨和立意上极其相似。这种“功力”不是背诵十篇二十篇课文能达到的,是需要系统地背诵学过的和正在学习的课文;也不是背熟就可以,要反复背诵以便于克服遗忘和加深理解。如果能在某个阶段逐渐形成英语思维,并用之思考和表达,那才算开始真正掌握这门语言。